据晟邦网络了解,本月早些时候 Google 向 FCC(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提交的一份现场测试申请近日被曝光,通过其中有限的细节可以看出,该公司将来有可能会利用无人机来提供高速互联网接入。www.31400.cn
这份编号为0814-EX-ST-2014 的申请是在 9 月 12 号提交的,申请的内容是希望在新墨西哥州的特定地区(见下图,位于新墨西哥州阿尔伯克基市以东)进行某种广播设备的测试。出于保密的原因,Google 在申请中并未透露设备的具体型号,但从下面这段话中可大致了解这是什么类型的设备和用途:
Google 最近收购了 Titan Aerospace,这是一家专门开发高空长续航飞行的太阳能及电子无人机系统的公司。这些系统最终可能会用于提供偏远地区的互联网连接,或者帮助监控环境破坏情况,如石油渗漏或森林采伐等。因此需要在高度受控环境下为该设备的演示和测试申请无线电台临时使用许可证(STA)。
Google 是在今年 4 月份刚刚从 Facebook 手中夺走 Titan Aerospace 的,而 Titan Aerospace 的总部正好位于新墨西哥州。据称在收购之后,Titan Aerospace 将会与 Google 的两个项目进行合作,其中之一是通过高空氦气球提供互联网服务的 Project Loon,除此以外,Google 还计划斥资 10 亿美元,用卫星提供互联网覆盖。
氦气球、无人机与卫星三管齐下,再加上在城市推进的有线光纤接入 Google Fiber,可见 Google 对互联网入口的重视程度。不过,有线接入是在已有覆盖地区提供更优质的服务,而前三种无线接入方式主要解决的是覆盖问题。但相对而言,无人机技术可能会比氦气球更有优势,因为 Titan Aerospace 的无人机采用太阳能提供动力,续航能力可长达一年,而氦气球的部署成本太高,维护难度也相对较高;此外,无人机的其飞行高度既高于商业飞机的海拔,又低于卫星的高度,使得它可以稳定提供 1Gbps 的高速接入。所以未来 Google 的无人机可能会在小范围内提供大容量服务,而卫星则用于保证低速率需求地区的覆盖。
当然,窥伺互联网接入的不仅仅只有 Google,Facebook 也在加速自己的努力。1 年前扎克伯格推出了 Internet.org 的计划,这项计划将致力于为世界上没有网络的地方提供互联网访问服务—其中没有说的意思是也将会为它带来数十亿的新用户。为此 Facebook 成立了 Connectivity Lab(连接实验室),其使命就是开发包括卫星、无人机在内的各自互联网连接技术。最近 Facebook 已经在与 Google 的竞争中扳回一城,挖走了 Google 的卫星项目负责人 Michael Tseytlin,而刚刚加盟 Google 不到一个月的卫星专家 Greg Wyler 也离开了公司。这对于 Google 的卫星技术研发是个不小的打击。
因此,Google 加强无人机技术研发也在情理之中。除了用于互联网接入的无人机以外,Google 还在开发其他类型的无人机,如用于运送货物的无人机。近日,Google 一个研发两年的项目 Project Wing 曝光,其作用就是运输货物。这种固定翼与直升机的复合体同时具备了垂直起降和水平巡航及悬停的能力—固定翼的高效率与高速度可以减少配送时间并增大覆盖半径,直升机的垂直起降能力可以降低对起降场地的要求。Google 的这种无人机有可能成为 Amazon 的 Prime Air 的强力竞争对手。
而且不仅各大巨头在研发各种无人机技术,初创企业也是层出不穷。无人机的应用可以遍布许多领域,颠覆未来指日可待。
晟邦网络经营两大体系:除了商标注册申请业务,包括申请福州市知名商标,福建省著名商标,帮助企业申请,书写省著名材料,之外,另外于2011年将其组织网络团队,重新组建网络公司,从商标公司独立出来,做为独立法人单位,经营内容从早期的网站建设制作,网页制作,商城开发,转为以微信第三方开发,微网站,微商城开发业务,在福州较早期互联网公司,己为福州市政府,福建省采购中心等企事业单位服务近千家企业单位。